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,攜帶氧氣到
全身各部位,氧經過燃燒後,才能產生熱能,手腳才會溫暖。一旦心血管
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,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,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。如
果你經常手腳冰冷,容易因氣候變化感染感冒;或者體型較瘦、虛寒體質
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,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,
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,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,
血管變細所引起。而且腳趾、膝蓋、肩膀和手指等部位,屬於運動較多的
關節區,因為脂肪、血管皆相對較少,熱度容易散失。
壓力過大也是個重要的原因,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,都
會讓手腳發冷發抖,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,就會慢慢恢復溫暖。
改善手腳冰冷的方法
1.用溫水泡澡或泡腳來暖和身體,對付手腳冰冷症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下
半身用溫水泡個澡。胸部以下的半身浴,浸泡在水溫大約38~40度左右的
溫水中大約 20分鐘左右。
2.伸展體操做做伸展操,動動身體,讓肌肉活動一下,血液循環會變得更
好。
3.不喝冰冷的飲料、多喝熱湯吃飯時多食用味增湯或其他熱湯,來幫助暖
和身體。
4.下半身多穿一件多穿一件可保暖的小褲褲或多穿一雙襪子,冰冷的現象
就會有明顯的改善。
5.按摩腳掌、 指壓、踩竹板。
相關食療方法
1.薏仁粥
原料:薏仁25克,粳米50克,白糖適量。
做法:薏仁、粳米同煮為粥,放入白糖即可。宜做早餐食用。
功能:清熱利濕和中。方中薏仁清熱利濕而除痹,粳米調和脾胃。本方宜
做濕熱所致肢體關節紅腫、麻木患者的常用食療方。
2.首鳥雞湯
原料:制首烏50克,母雞1隻,生薑、食鹽少許。
做法: 雞除去內臟,首烏紗布包好與生薑同燉至雞肉熟透,放入食鹽即可,
分餐食肉喝湯。
功能:補肝腎,益氣血。方中首烏補肝腎、養精血,母雞益氣血。可用於血
虛之手足麻木、唇淡無華、眩暈心悸的患者。
秋冬手腳發涼的食療妙方
一般的來說貧血和腸胃病患者,營養缺乏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全身或者
局部血液迴圈不良者,或者肢體末梢血液迴圈障礙,都會導致手腳冰涼。特
別是女性經期孕期和産期,由於體虛,更容易引起手足冰涼。
在醫學上,經常、長期的手腳冰涼,可以稱爲“冷寒症”。
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冷寒症(一般都不是非常嚴重,不會是受不了的刺骨寒冷),是可以預防和自我調節的。
一,加強體育鍛煉
二,注意飲食
三,菜譜三款
1.薑絲爆羊肉
羊肉切薄片。生薑切細絲。
鍋內加油少許,起旺火,待油冒清煙時,入花椒、八角,炸出香味,入薑絲
略炒,加入羊肉片翻炒,加入鹽、味精,出鍋時淋麻油即可。
2.大棗枸杞羊肉湯
羊肉切八分大塊,在開水鍋中汆出血水備用。大棗和枸杞洗淨備用。
鍋內加水,放入羊肉,蔥薑大料同煮。煮半熟時,加入大棗、枸杞和鹽,再煮,煮熟即可。如果不喜歡羊肉的膻味,可以與大棗同時加入桔子皮 一兩 片,即可減輕膻味。
3.三香辣椒
紅辣椒(根據自己吃辣的程度,選擇辣椒品種),在爐火上烤幹至接近焦;花
生米,炒熟至酥脆(芝麻也可);大蔥在爐火上烤至外層焦糊,剝去外層。
以上三種原料,各自在臼中搗爛,然後再和成一起,加鹽和味精,即可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l4Qoa76TEUFC81Kee3GOiCInsjdrEZ1v/article?mid=4375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0z9rt.iYFRnEkMzkj1YRym6vtPg-/article?mid=76777